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李佳 周正
立德树人,教育之根本。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家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愈发频繁,这无疑带来了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面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挑战,将德育融入中小学理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应首先厘清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解决“为何融”的问题。理科教育虽然重点专注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但其亦承担着德育的重要职责。首先,理科课程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素质,并弘扬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其次,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理科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尤为重要。最后,理科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有着巨大作用。科学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中国成立后从百废待兴到当下日新月异,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不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认同感,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提升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肩负的责任感。
解决“融什么”的问题。首先,需要融入国家认同教育的素材,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对国家的认同包括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国家当下建设成就认同,国家政策和法规认同,国情资源的认同。“见微知著”“格物致知”是理科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阴阳五行”是对物质世界的初步认知,“天人合一”是古人对自然的态度。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推动了我国古代天文学、数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认同教育素材不能只介绍过去的辉煌,还要介绍对当下国家取得成就的认同。“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5G通信等领域,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清晰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同时融入国家政策和法规认同的素材,为社会、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次,需要融入科学发展史和优秀科学家事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古代哲学家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提出金木水火土的物质观,随着科学的发展,分子原子论提出并逐步完善以及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程,每一个新模型的提出,都是对前一个模型的修正、完善和创新。这揭示了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种探索自然、揭示真理的活动,依赖于实验观察、理论推理和不断地创新。侯德榜发明的制碱法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为我国的经济独立和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激励学生树立科学报国理想的生动素材。最后,融入社会性议题,体现科学经世致用的理念。理科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融入科学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的思考,强调科学技术应该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复杂问题。这对于学生立德至关重要。引导学生讨论全球变暖、环境污染、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社会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的伦理边界和社会责任。
需要厘清“如何融”的问题。首先,为了将德育素材有效地融入理科课程,教科书应呈现丰富多样的德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成就、政治政策以及国情资源等方面的素材。这些素材应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如通过插图、案例、故事等方式。静态素材中还可以创设一些动态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参与科学发现的历程。其次,教师在实践中要创设情境,将国家认同教育素材、科学史内容以及科学家的优秀事迹等素材巧妙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将情境脉络与探究式学习活动相链接,引导学生基于情境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究,建构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创造性融入社会性议题、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认识科学的利和弊,在问题解决(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解决)中建构正确的科学观,理解科学本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能源问题、人工智能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亲身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起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也能学会在科技发展中坚守伦理边界和社会责任。
推动以德为魂的中小学理科课程建设,是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频繁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为何融”“融什么”和“如何融”三个关键问题,深刻认识到理科课程不仅是智育的载体,更是德育的重要阵地。融入国家认同教育素材、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事迹以及社会性议题,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伦理精神,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教科书内容的丰富多样和教师实践中的创新教学,为德育在理科课程中的有效融入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动以德为魂的中小学理科课程建设,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分别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海洋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副教授)